以下是一篇关于民俗美食,品味饮食文化魅力的 800 字左右的文章: 5000 多年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民俗美食正是这种文化的最生动呈现。从地域特色到俗传承,民俗美食蕴含着人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折射出深
关注我们,唤醒地万物,每天听经典故事
01
今日惊蛰
春雷乍响谓之惊,人们才知道春天已经来临了。惊蛰这天如果打雷,万物复苏谓之蛰。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到: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稻谷便会粒粒饱满,震为雷,农作物收成较佳,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事实上,因此有“二月初二弹雷,不是雷声,稻仔卡重过秤锤”以及“惊蛰闻雷米似泥”的谚语。但如果惊蛰之前就打雷,而是地回春、天气变暖,意味着气候不顺,使动物结束冬眠。
春雷始响,还可能会连续下四十九天的雨,冬眠的蛰虫被雷惊醒,俗谚称为“未惊蛰打雷,万物开始复苏,会四十九日乌”。惊蛰除了因为春雷声响,唤醒了春天的梦,迎来了繁花似锦。
此时,正是阳光正好、气温回升、雨水增多、温风如酒的醉人时节。
惊蛰之日,无论有无雷声,夹在雨水和春分之间,其角色便是奏响春天前奏曲。
点击播放 GIF 0.0M
02
惊蛰三候
一侯桃始华
桃花的花芽在严冬时蛰伏,于惊蛰之际开始开花。阳和发生,自此渐盛。
二候仓庚鸣
仓庚,即黄鹂,黄鹂鸣叫,动物开始求偶。
三候鹰化为鸠
鹰,鸷鸟也。此时鹰化为鸠,至秋则鸠复化为鹰。有人认为,鹰每年二、三月飞返北方繁殖,已经不见迹影。
只有斑鸠飞出来,于是古人以为春天的斑鸠是由秋天的老鹰变化出来的。
03
惊蛰俗
遍洒石灰避百虫
农谚云:
“春杀一虫,胜过夏杀一千。”
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月令》上就说:
“惊蛰日,取石灰糁门限外,可绝虫蚁。”
石灰原本具有杀虫的功效,在惊蛰这天,洒在门槛外,家就认为虫蚁一年内都不敢上门。
江西遂川,早年也有惊蛰日杀虫的惯,在房前屋后的墙基、畜栏、厕所等处撒一些石灰粉末,以杀虫、防虫。
福建汀州,人们在厨房桌角、柱下墙角等处撒石灰。
湖北土家族的农人于惊蛰前在田里画出的形状,举行模拟射虫的仪式。
河南南阳农家主妇,此日要在门窗、炕沿处插香薰虫;并剪制鸡型图案,悬于房中,以避百虫,保护全家安康。
浙江宁波过去在惊蛰日要过“扫虫节”,农民拿着扫帚到田里举行扫虫仪式。
鲁东南,主妇以炊棍敲锅台,谓之“震虫”;以彩纸、秸草或细秸秆串起来悬于堂屋梁上,谓之“串龙尾”。
爆炒黄豆喻吃虫
虫子作为食材,只是极少数人的选择。虽然痛恨害虫以至于要吃掉才能逞其快意,但并不真吃,人们想出很多变通的法子。
陕西、甘肃、江苏、山东等地,人们把黄豆、芝麻之类放在锅里翻炒,噼里啪啦,谓之“爆龙眼”,求风调雨顺。
然后男女老少争抢炒熟的黄豆吃掉,谓之“吃虫”,意喻人畜无病,庄稼无害。
现在人们总觉得两广地区的人敢吃,但吃虫不在此列。广西金秀县的瑶族在惊蛰这天,家家户户要吃“炒虫”。把“虫”炒熟后,全家人围坐一起吃,还要边吃边喊:
“吃炒虫了,吃炒虫了!”
这里的“虫”其实是玉米粒,取其象征意义。
另外,在福建汀州,人们煮带皮的芋子,以芋子象征毛虫,吃芋子意寓除百虫。山东则流行在天井里擀饼烧鏊子,意思是通过烟熏火燎将家中的虫害杀死。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俗。
传说,雍正年间,晋商十四世渠百川走西口,正是惊蛰之日,其父拿出梨让他吃后说:“先祖贩梨创业,历经艰辛,定居祁县,今日惊蛰你要走西口,吃梨是让你不忘先祖,努力创业光宗耀祖。”
渠百川走西口经商致富,将开设的字号取名“长源厚”。
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远离是非祭虫
古时称老虎为虫,水浒有位顾嫂,绰号母虫,就是母老虎的意思。惊蛰这天,民间流行祭白虎、打小人,二者有内在联系。
在民间传说里,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惊蛰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祭虫。
怎么祭呢?其实就是:
拜祭用纸绘制的老虎。
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拜祭时,需以猪血喂之,意思是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还有的地方以鸭蛋投食。
广东人有在惊蛰这天“打小人”的俗。人们相信,惊蛰一到,不仅害虫出动,小人也开始出来为害。
所以过去去庙里打过小人之后,还要撒芝麻、绿豆和茶叶,表示把四方小人驱走,这一年就可以顺顺利利了。
人下南洋之后,把这些俗也带了过去,如今新加坡的华人还保持着惊蛰日打小人的做法。
04
七首惊蛰诗词
《闻雷》
唐·白居易
瘴地风霜早,温天气候催。
穷冬不见雪,正月已闻雷。
震蛰虫蛇出,惊枯草木开。
空余客方寸,依旧似寒灰。
小草睁开朦胧的双眼,鸟儿唱响了清脆的歌喉,天地似乎一下子有了生机。
春天真的来了,让我们保持着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期许,白天抬头微笑,夜晚从容入眠,随缘而行,随遇而安,情趣盎然。
《秦楼月·浮云集》
宋·范成
浮云集。轻雷隐隐初惊蛰。
初惊蛰。
鹁鸠鸣怒,绿杨风急。
玉炉烟重香罗浥。
拂墙浓杏燕支湿。燕支湿。
花梢缺处,画楼人立。
绿杨随风,浓杏拂墙,和着春风细雨。
沏一壶清茶,润泽我心;读一本闲书,宁静我心;听一场落雨,平淡我心;赏一树花开,安放我心。
《赠范晔诗》
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白落梅说:
世间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在这纷扰尘世里,有多少的相遇与别离,已然无法细数。
惟愿这世间所有美好的情感,都能被岁月温柔以待,都能被珍惜与懂得,少一些忧伤与遗憾,多一些关爱与圆满。
《好事近·梦中作》
宋·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
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
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惊蛰之日,雨瓢泼,让我们一起把沧桑洗去,把烦恼冲刷,让心澈如泉,心明如镜,心朗如天!
《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时光总是匆匆,家总是追赶着时间的脚步,不曾停歇。就是风景甚美,也不曾流连。
林语堂先生曾说:
最适合享受人生的理想人物,就是一个热诚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想要享受生活,只需要放慢脚步,人生总是要歇一歇,才能感受生活的美好。
试着珍惜今日,对每一天都微笑着说声“你好”。
《春晴泛舟》
宋·陆游
儿童莫笑是陈人,湖海春回发兴新。
雷动风行惊蛰户,天开地辟转鸿钧。
鳞鳞江色涨石黛,嫋嫋摇麴尘。
欲上兰亭却回棹,笑谈终觉愧清真。
窗外景色多么美妙,在这个春天,希望能够和你看一场风月,赏一场花事,放一次纸鸢,来一次踏青。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人总得经历,才能笑对每一寸时光,就像冬雪过就是春天,雪过后总有百花盛开 。
虽人世有无尽的沧桑,我们更要学会看淡,一辈子很长,笑着慢慢走,冬日里江雪冰封,但春天已经来临。
惊蛰,是万物新发的一天,阳光、雨水、空气和心情,都是新的。
标签:惊蛰 习俗 诗词 仓庚鸣 闻雷 大虫 走西口 黄鹂 白虎 小人
IT百科:
索尼相机怎么关相机 富士相机只有取景框怎么办 松下相机锐度怎么设置
网者头条:
赵秦字画多少钱一幅图片 怎么辨别翡翠敞口 怎么选玉石不被坑 猫咪洗脸为什么咬爪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