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要民俗文化网 >> 收藏

续命两百年300余件套展品“汇入”国博!沿千年文脉,游万里长江历经年

万里长江,掇之菁华置于昭仁殿而成的重要藏书。虽为清宫珍视专藏,奔腾不息,但从建立直至20世纪50年代,孕育五千年文明。走进博物馆“江天万里——长江文化展”展,几经坎坷,滔滔水声传入耳畔,磨难频生,长江故事徐徐展开。

展内,其间火、盗、兵、蠹,蓝色调的展线宛如一条蜿蜒江道,致使藏书量损佚,300余件套文物、艺术品等各类材质的长江文化代表性物证,664中已有近60不见影踪,按照“横穿万古岁月流”“文明传承绵延长”“千年文脉润古今”“黄金水道通九州”“江安澜丰碑立”五个单元“汇聚”长江全貌,存世的600余主要存藏于我国和台湾地区。目前,赓续历史文脉,图书馆藏“天禄琳琅”279,绘就一幅长江文明延绵发展绚丽长卷。

石雕人像 国博供图

玉戈

观展解码

300余展品“河流”作题一批重磅文物首次亮真迹

长江是第河,其中宋、元刻本占比较,世界第河,为文明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滋养,它的涨落荣枯,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提起长江,我们会想起“江东去”的千古高唱,良渚、三星堆等文化遗址,“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工程……

牺首簋

如何全面展示长江的历史之久、人文之盛、生态之美、工程之巨?展览策展人、博物馆陈列工作负责人赵永介绍,本次展览是继甲骨文文化展、《红楼梦》文化展、孔子文化展、运河文化展之后,博物馆提炼和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精神标识的又一重要尝试。“展览内容跨越年代较长,我们在对展览内容进行仔细思考后,选取了‘河流’作为展览主题,通过不同时期河流上历史文化、自然景观、艺术、交通等方面的变化,全面展示千百年来积蓄形成的长江文化。”赵永说,展览以国博馆藏为主,时间跨度长,内容丰富,300余件套展品中,图的占比较,《长江图》《长江万里图》《乾隆十六年南巡各地详图》《滇南盐井图》等一批重磅文物均为首次亮真迹。

《长江万里图》

《乾隆南巡图之金山放船至焦山》(第5卷)()国博供图

展览不仅用文物说话,较为全面地展示了长江文明绵延发展的历史脉络,还通过艺术作品、模型、图片等讲述了长江对整个特别是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三峡工程等长江保护重要成果。

长江两岸出土遗产诉说先民文明之旅

浩浩长江是文明的摇篮,从神话传说,到文明起源,再到经济重心,长江从未缺席。展览中,从旧石器时代黔西观音洞的打制石器,到新石器时代良渚玉璧,再到三星堆青铜面具……长江两岸星棋罗布的文化遗产,向人们述说着先民们筚路蓝缕、走向辉煌的文明之旅。

走在展中,如果稍不注意,就会错过一件小巧的黑色石雕人像。它出土于湖北秭归柳林溪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柳林溪文化,是长江文明起源的代表文物之一。专家解读,这件人像蹲坐于圆形底盘之上,双手合拢,膝拱起,双肘支膝,头顶,头上有双冠,冠侧有一道刻槽,脑后面有两道刻槽,腰扁圆且较细,面瞠目张口,神态生动逼真。这可能与当时的原始信仰、巫术崇拜有关。

展内的一件棕黄色蛇纹石的玉戈,出土于商代的盘龙城遗址。专家介绍,盘龙城是出土商代早中期玉戈最多的遗址,也是出土最玉戈的中原文化遗址。这件玉戈援前锋为三角形,栏与内交界处有一圆形穿,内作长条形,援上下临近栏处有三组短凸棱,每组两根,栏两端上各有两根凸棱,这在商周时期是代表身份等级的重要礼器。

两块东汉的画像砖拓片,则展现了当时长江流域先民富足的生活。一件收获渔猎画像砖中,描绘了池中鱼儿游弋,空中飞雁成行,先民们张弓仰射、田间劳作的场面;另一件盐场画像砖则证实了蜀地汉代盐业的发达,形象地表现了当时盐业生产的具体情况。展内还有西汉时期的青铜雁形尊、东汉晚期至蜀汉的陶摇钱树座等,专家说,这些文物表明,进入青铜时代后,长江流域的文明加快了发展进程,经过漫长的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巴蜀滇文化圈、楚文化圈和吴越文化圈,一个融合了长江流域各地区文化、多元一体的长江文明逐渐形成。

此后,秦汉一统天下,南北自此紧密相连,魏晋战乱,衣冠南渡,南方成为政治版图上的重心之一。展柜里,两块西晋时期的铭文砖侧面揭示了当时长江流域在全国的地位。一侧印文为:“永嘉中天下灾但江南皆康平”,说明相比于战乱动荡的中原地区,南方地区的社会生活环境相对安定;另一侧印文为“永嘉世九州空余吴土盛且丰”,专家解读,当时永嘉南迁导致的移民浪潮和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结构的深层变动,使长江流域第一次走到了历史舞台的。

观展亮点

多幅“长江图”首秀 带观众与古人“共赏”江景

长江汇纳百川,经巴蜀,过荆楚,行赣皖,穿吴越,浩荡东流,千回百转间滋养着的生命。展里,一幅幅长十余米的“长江图”首次亮相,像一条条时空隧道,带观众穿越时空,与古人“共赏”一片江景。

绘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的《长江万里图》是一幅情景交融的长江沿岸实景写生,不仅描绘了从岷山至长江入海口沿途两岸景色,还在每一处重要地点标注文字、引用诗词,融入了作者个人的想象与情感,更是文人士夫“卧游山水”寄情天地的外化表现。专家透露了一个细节,此卷题签为“仿巨然长江万里图”,卷首所题诗句道出了作者与故人同赏美景的愿望和创作初衷:“江东去,看波涛,滚滚浪花如雪。蜀国纷华,都似梦,往日风流消歇。万里桥边,锦官城下,折柳频惊别。几番怀古,昔时多少豪杰。闻道蜀相当年,曾经此地来,送游吴客。破浪乘风,原素志,又见云山千叠。往事匆匆,都归笔底好,景从头说,画图相对,写来无限风月。调寄百字令。”

一件巨幅长卷清代绢本《长江图》也格外亮眼。专家介绍,这幅图描绘了长江中下游段从江西九江开始,到安徽,再到江苏南京,结束于江苏镇江的长江沿线景致。整卷山水描绘工整细致,布疏密有致,是一件反映清中期长江中下游段沿线城市布规模和水系的重要作品。

国博“镇馆之宝”之一《乾隆南巡图》,此次展出的第5卷是“首秀”。史料记载,由于长江下游江浙地区的重要地位,清朝康熙、乾隆二帝在位期间,都曾分别六次南巡,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清对江南地区的统治。此次展出的第5卷描绘了乾隆从金山乘船到焦山,游览长江胜景的场景。画卷中,映入眼前的是浩瀚长江,观众可以和乾隆“共游”,看波浪滚滚流去,水天一色,一望无际。

自配“图说”古画卷 “图解”万里长江

“倒泻银河鼓浪东,百舸万里画廊中。”展里,不少古画卷自配“图说”,观众可以一览长江沿途的风景名胜、历史典故、名人故居、地理位置等内容。

展里还有一件绘制于晚清的纸本《长江图》,卷首有横题“长江图”,下缀一段题:“南从黄鹤楼至吴淞,北从别山到崇明,所有沿途地名按站开列十一处。”仔细看,图中用小楷黑字标明了“黄鹤楼”“别山”等地点,还用小楷红字一一标出了位置里数,如“汉口至白虎镇对江九十里”等。专家解读,这幅画应是长江江防类图卷,绘制严谨详备,纵观全卷,所绘山川河流树木皆具山水画韵致,远山以蓝色浅绛色晕染,近景则皴法苔点俱备,山石紧密、水面辽阔,用笔疏密有致,是清代舆图和山水画结合的典型之作。

《乾隆十六年南巡各地详图》则描绘了乾隆帝于1751年(乾隆十六年)第一次南巡所经京杭运河全程,并由汉满两种文字写成后记,叙述京杭运河所经各地:运河自杭州东北经嘉兴府至苏州府,又西北至瓜州口入长江;由江而北与扬州漕河汇,经高邮州、宝应县,又北经淮安府西折而入淮水。图文并茂地展现了壮观江山盛景。

古人“手账” 见证江南物丰民饶

展里,古人留下的一本本“手账”,是江南物丰民饶的物证。其中,清代的《江南名胜图册》像是一“旅行手账”,记录了江南自然和人文风景。第一册上夹板题签为“江南行宫座落图”,描绘的是乾隆南巡时,驻跸行宫二十四处;第二至五册上夹板题签为“江南名胜图”,主要绘有扬州、镇江、常州、苏州等地的胜景。专家说,这件图册采用传统山水画技法,亭台楼阁以俯瞰式角度呈现,行宫规模、屋舍结构皆刻画精细,具有界画笔意,江南山水之秀,园林之美跃然纸上。各页上均有图题,除点明所绘名胜外,分还记有与之相关的地理方位、景色特征、史迹源流以及南巡时间等。

《江南名胜图册》国博供图

清代《淮盐场图册》是首次与公众见面,图册呈现了清代两淮盐场的盛景,证实两淮盐场是古代最重要的海盐产地,以淮河为界,分为淮南盐场和淮北盐场,素有“两淮盐税甲天下”之说。还有一本明代的《龙江船厂志》,系统记述了我国船舶发展概况和古代船厂的管理制度。专家介绍,明代于南京设龙江船厂,是当时规模最、机构健全、技术精湛的皇家造船厂,主要建造战舰,修造湖船、渔船、海船等,这本书也从侧面反映出长江作为的千里要道,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淮盐场图册》国博供图

观展·提示

● 地点 博物馆南3、南4展

● 展期 自2021年12月23日起3个月

● 票价 免费,需提前预约

收获渔猎画像砖(拓片)

分图片由国博提供

标签:长江 国博 文脉 文物



IT百科:

怎么激活windows到电脑 windows上的软件怎么移到macos ios开启西瑞费电吗


网者头条:

风景佳能小相机怎么用 圆通西安为什么不派送 在树下看书的照片是什么 老人失踪拍照怎么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