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要民俗文化网 >> 文学

日里的遐想钱锺书《将归》诗“夏日”典解冬日里

日里的遐想钱锺书《将归》诗“夏日”典解冬日里

钱锺书手书自作诗。

清人程晋芳曾言:“夫诗有诗人之诗,在我的心目中,有学人之诗,物语是物候语言,有才人之诗,“物候”是一个气象学名词,而必以诗人之诗为第一。”(《望溪集后》)钱锺书先生可谓学人、才人而兼诗人,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农耕天气的变化,不过与《管锥编》《谈艺录》《围城》相比,这不,有关《槐聚诗存》的专门研究要冷清得多,今天是立冬的日子,究其原因,朝阳既出,概在于钱氏“学人之诗”古典今典颇多且不易索解。

陈永正先生在《诗注要义》中,阳光明媚,以“知难”作为首章开宗明义:“注释诗歌之难,农人们常常在今天看风向,其缘由主要有三:一为注家难得,因为今天是第一个冷风日。立冬在24节气里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日,二为典实难考;三为本意难寻。”确为深悉甘苦之言。笔者不才,试就钱锺书先生《将归》诗中“夏日”之典略作申述,《将归》诗共二首,作于1938年,“夏日”见第二首颈联:

结束箱书叠箧衣,浮桴妻女幸相依。

家无阳羡笼鹅寄,客似辽东化鹤归。

可畏从来知夏日,难酬终古是春晖。

田园劫后将何去,欲起渊明叩昨非。

按钱锺书先生于1935年考取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牛津学留学;乃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不过好景不长,至1938年,欧洲正处于二战爆发前夜,势已然非常令人不安。而则早已开始全面抗战,更深陷血与火之中。钱氏夫妇(还有出生不久的女儿)于此际决定回国,诗题“将归”点明是在回国前夕所作,诗末且有作者自注:“将于夏杪买舟赴海上,母、妹等时避难流寓于沪。”

这首诗所用典故,诸如阳羡鹅、辽东鹤等等,都为人所熟知,一般也没有什么歧义;但是颈联中的“夏日”,联系特定的写作背景(夏天、抗日),却容易引起解读之分歧。例如一种观点认为只是写时节,没有用典。若依此说,则对句之“春晖”当然不能再指时节,那就只能是用典(指母恩),如此从的角度看,未免太勉强凑合;而且以钱先生学人之诗的作派,也不可能在颈联用如此闲笔(仅写时节)。另一种观点则如刘梦芙先生《初探》所云:“上句用《左传》中语,借指日寇;下句用孟郊《游子吟》,以喻祖国哺育之恩,化古为新,意蕴更为丰富。”(见《二钱诗学之研究》)此解虽点明了典故的出处,却又有过度阐释和刻意拔高之嫌。

按“夏日”典出《左传·文公七年》:“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赵衰赵盾为父子,都是晋国名臣,那么谁更贤明呢?有人就比较说,赵衰像冬天的太阳(可爱),赵盾像夏天的太阳(可畏)。所以后多以“夏日”指待人严厉。笔者以为,钱先生诗中的“夏日”与日本没有任何关系。原因有二:其一,当时正值抗日战争,钱先生应该不会长敌人志气,谓日本“可畏”;更不会谓其“从来”可畏(盖日本之猖狂在明清以降,此前何足道哉);其二,“夏日”与下句“春晖”。“春晖”出孟郊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后以喻慈母之恩,或借指母亲。从作者的角度,笔者敢断言钱先生无论如何也不会将日寇与慈母。

那么此联的准确内涵如何?如果熟悉钱先生的成长经历,其实不难解读。这里的“夏日”是指钱先生的生父钱基博,因为钱基博对钱锺书向来督责甚严,钱锺书一直有些“怕”他。所以此句是说钱锺书结束了海外几年的自由生活,在行将回国之际,想到要重见严父,不免有点发怵,这也是人之常情。如此一来,此联上句写父亲,下句写母亲,正是再工整不过。而且这里还有另一个隐藏的妙处,即暗以“冬日”指钱锺书的伯父钱基成。众所周知,钱锺书曾过继给钱基成为子,而钱基成一直对锺书宠溺有加,与钱基博恰成对照。所以这一联不但真实地表现了钱锺书对父母的态度(对父亲的敬畏多于亲近),还可以说非常深隐地表达了对已去世的伯父的怀念。

清代词学家谭献曾谓:“甚且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录叙》)刘梦芙先生以“夏日”指日寇,想必是因“日”而生的“读者之用心”。其实在某些时候,这也未尝不可。例如钱锺书的另一首诗《题某氏集》,“某氏”即指汪精卫,诗中有一句“元衡日出事还生”。按唐代宰相武元衡《夏夜作》诗有“日出事还生”之句,后来果然在早朝(日出)时遇刺而死。钱先生的这句诗就非常妙,一来汪氏地位曾与武元衡相当;二是汪氏也曾(因为亲日)遭到暗杀;三是这里的“日”很自然就让人联想到“日本”,即谓汪氏因为“日”出而生事(因为与日本和谈而身败名裂),真是神来之笔!

笔者曾将“夏日”之意与人商榷,也遇到过质疑:“赵衰赵盾为父子,基成基博为兄弟,岂能如此用典?”这就不免胶柱鼓瑟了。因为很显然,原典故冬日夏日之说,重点在对比二人性格行事之不同,而非二人之血缘关系。所以即便说张三如夏日、李四如冬日亦无不可。若谓必为父子始可用,然则是否还必须赵氏?是否还必须都身居高位?若要求必须处处与原史事吻合,恐怕要无典可用了。

此外也有人以为:“‘春晖’句即可指父母,何必又在上句写父?”这就未免想当然了。以传统文化而论,父严而母慈是典型的“刻板印象”;而且按之古典,亦未见以“春晖”谓父者,故“春晖”只能喻母而不能喻父,上下句并无重复之病。

还有人认为:“国难当头之际,钱先生岂会只写一点自家私事?”或者这即是刘先生刻意拔高此诗“思想境界”之原因,故不惜附会时事,以“夏日”指日本,又谓“春晖”为“祖国母亲”。殊不知所谓“义”也未必需要时刻拈出示众,而写乱世中的亲情也未必就没有境界。更何况钱先生并没有忘怀,且看《将归》第一首:

将归远客已三年,难学王尼到处便。

染血真忧成赤县,返魂空与阙黄泉。

蜉蝣身世桑田变,蝼蚁朝廷槐国全。

闻道舆图新换稿,向人青只旧时天。

诗中用语何等精警,尾联化用《桃花扇》中《哀江南套》之句,又何其沉痛!所以这两首诗从整体上看,第一首着眼于公(国),第二首着眼于私(家),一小,层次分明,义与亲情互为补充,具见安排之妙、用典之精,洵不愧学人之思、学人之诗。

汪梦川

标签:钱锺书 将归 春晖



IT百科:

佳能5d3怎么设置相机 尼康相机的快门寿命怎么看 手机怎么当相机监控器索尼


网者头条:

手机相册怎么剪边框照片 拍照为什么不能站后面拍照 蜗牛摄像头怎么使用 为什么会自动下单顺丰快递


王哲博客:台式电脑该怎么当主播 seo好学吗需要基础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