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文学作品中的隐喻与启示丰富多样,它们往往通过寓言、象征和含蓄的语言,引导读者挖掘深层次的含义,激发人们的思考和想象。这些隐喻作为文学手法的一种,既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性,又给人们带来了宝贵的生活启示。
宋代诗人邵雍的画像(图片来源:公有领域/维基百科)
宋代邵雍最出名的是预言诗《梅花诗》,点亮了宋词的天空。宋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说。其中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当属柳永和周邦彦,从宋代一直预言到今天,他们两人在词的造诣上各有千秋。两人都擅长“儿女情长”之词,准确无误。然而他的另一首诗《月到梧桐上吟》也别有一番滋味。整首诗仅二十字“月到梧桐上,甚至在人生经历上还有很多相似之处,风来杨柳边。院深人复静,都是少年成名,此景共谁言。”
“月到梧桐上,才学非凡。一个生于北宋初年,风来杨柳边。”此句看似简单乏味,一个生于北宋末年;一个以《望海潮·东南形胜》名噪一时,与一般诗人描写的没有太的区别,一个以《汴都赋》名动天下;一个与红粉知己虫娘分别写古名作《雨霖铃·寒蝉凄切》,连最基本的修饰也没有。比如苏轼有“缺月挂疏桐”的词句,一个与李师师道别写出传世佳作《兰陵王·柳》,意境似乎比邵雍的要高很多。其实不然。因为一般诗人注重的是表面的华丽,真可谓棋逢对手,而邵雍注重的是内涵。
邵雍在这里要表现的是内心的一种静,平分秋色。其实相对于柳永的词,苏轼的一个“挂”字,表现的是一种动态,而邵雍此时表现的只是月亮到了“梧桐”的上方,二者并无关联,更是一种静悄悄的感觉。“风”来到“杨柳”边,也没有惊动到杨柳,也是一种静悄悄的感觉。是一种月亮与梧桐、微风与杨柳他们之间的那种互不干扰的静态。此种静不是一般诗人所能体悟到的。
“院深人复静,此景共谁言。”古代一般前院是会客的,后院是居住的。这里的“院深”自然是人居住的,没有客人的喧哗。在这里人又静下来。此中意境又能与何人去说呢?“复”是指人从不静又恢复到静的意思。
诗人此时要表达的是一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境界。如果我们也能沿着诗人的思维,慢慢的静下来。如果你是月光就不要惊扰到梧桐,更别说挂到它的上面,如果你是微风就只是靠近杨柳,不要吹动它。与自然相安而不互相打扰。或许真的达到这种境界时,就会体会到一种不一样的感觉。甚至会看到很多不可思议的东西。
“此景共谁言”这里其实还有一个涵义,就是他已经看到了人类的发展过程,就是他写的那首《梅花诗》。但是天机不可泄漏,邵雍自己不敢说,才有了那句“此景共谁言”。而如果有人沿着这首《月到梧桐上吟》的引领,同样会达到一种高的境界,或许《梅花诗》中的内容也就可以自己看到了。那就不是泄露天机,而是此人也达到了那个境界,自然会知道那个境界的事情了。
下一篇:猪身上的这5个位 千万不要多吃,尤其是猪脑
IT百科:
windows激活ID怎么查 android 渲染慢怎么解决 macos可以安装税务软件吗
网者头条:
圆通快递上的标志是什么 我想看白菜的照片什么意思 精灵拍照外景怎么拍照好看 摄像模组怎么清洁的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