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我要民俗文化网 >> 艺术

望经典之旅散文|李盛:去看魏晋的石头视觉角

望经典之旅散文|李盛:去看魏晋的石头视觉角

去看魏晋的石头

文/李盛

天下的石头,多元叙事聚焦“唐宋家”主题文物分析“唐宋家”历史价值解读“唐宋家”家国情怀凸显“唐宋家”当代意义(《书法报》2021年3月9日第309期第5、8版)“陈介祺藏全形拓”专题对藏品背后故事的梳理与研究组织与策划不仅关注陈介祺金石学的地位独具慧眼的收藏丰硕的研究成果更思考专题的学术性与艺术性(《书法报》2021年8月31日第334期第7版)作为媒体我们有义务和责任注重当前问题于是,多矣!

读魏晋史,我们推出了“少儿书法教育面面观”“书法高考面面观”专题我们更多地聚焦舆论关注发起呼吁(《书法报》2021年3月23日第311期第4版)“赵之谦专题”围绕上海图书馆藏赵之谦信札反应赵之谦的生活细节生平及文艺成就梳理赵之谦的交游呈现赵之谦身为学者的一面窥探其书法变革的风向(《书法报》2021年5月4日第317期第5、8版)“赵朴初书法”专题配发赵朴初的文献遗物、珍贵手迹了解赵朴初的诗词曲徘、词风诗意剖析赵朴初的书法艺术、笔墨情趣彰显赵朴初的爱国弘法、博情怀(《书法报》2021年6月8日第322期第5、8版)“唐中兴颂”专题系列活动全面我们关注湖南的地域书风展览的主题呈现研讨会的当代视角唐中兴颂的当下意义(《书法报》2021年9月7日第335期第1版)“克鼎”专题则梳理拓本流传体现人文价值探寻美学特征在追寻经典的基础上我们特设(《书法报》2021年5月11日第318期第3版)“忆青春”“晒书房”“碑帖赏析”“名家教您写春联”等栏目(《书法报》2021年9月7日第335期第4版)关注当代学者与藏家、已故的当代书家(《书法报》2021年8月31日第334期第5、8版)《书法报》虽然只有8个版但在策划这些选题时我们需要研究选题的史学价值、书法学价值、美学价值、媒体价值、社会价值需要研究文章的视野、视角、观点、立场、方法、论述需要研究文章的权威性、可读性与新颖性需要研究图版的史料价值、艺术价值可靠度、稀缺性、清晰度每期只有一周的时间准备但却需要更多的方案与计划策划、约稿、审稿、组稿、排版、校对……监制:杨超 朱中原图文编辑:薛娟,翻开那些开绽在石头上的墨点,有美如花朵,乍然怒放般的惊喜。若是石头们开口说话,会不会刷爆视频,压垮谁的肩膀,还真是个未知。

可惜,它们只是一味缄默,且抱定那等风静云闲的态度。越千年了,任人评说去吧。像一个有情物种,从诞生伊始,选择了沉默,与沉默式的生长与栖息。于幽昧处,任风雨梳洗,以至于让人看来心有不忍。扰扰风尘之中,谁是知音?难得文学史家们情有独钟,把它一次次眷顾,也是经历好几番梳洗罢,似是若有期许,掂出“风度”二字,更不忘打上一个特定的标签:“魏晋”!

如一个迥世的存在。公元220年至公元419年,是历史上最黑暗、腐败,社会最动荡不安,生民最痛苦不堪的时期;荦荦然,属于它的密码与“硬核”,竟是堆开花的石头,足可与秦砖汉瓦,唐宋诗词相媲美。信与不信呢,却总是撩动你的神经,招惹你一窥究竟,或者去敲一敲它的虚实。毕竟,与扭动自己肩上的脖子,听骨骼间的脆响,感觉是不一样的。

却说三分天下,曹魏归晋。完成统业后的晋人,因为与生俱来的缺陷,先是内讧;接着是所谓强胡侵凌,最后不得已被迫南渡,偏安江南一隅。

“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每逢文期酒会,士夫们偶尔要发发它们的牢。领土丢失过半了,处在风雨飘摇之际,岂料文化却郁然活着。的确,这是一个分治的时代,同是一个生存发展、相互磨合的时代!就譬如遗留在一块块断碣残碑,一张张拓取下来的行行文字,以一种生死不屈的形态,顽强生存着。虽时代湮废,每钩沉其人物,心底里却总有某种舒放的情绪,那刀砍斧斫般的雕刻,疏旷、放达、俊朗、简拔、飘逸的个性,在文化这根共生的血管里,依旧奔腾不息!

某晦日,从书捧回一本晋人小楷拓本,录山涛、司马攸、卫夫人、瘐冀、郄鉴、谢安、司马道子共十家。拓迹斑驳,满纸风霜,字数多者九十五字,少者二十九字,寥寥数行,字字如珠玑。单就艺术风格而论,各家手法不同,艺术取向各异;然而美,却是共有的特征。读完十家贴,除了叹息仍是叹息,这在个书法艺术走向巅峰的前夜,待王老师《兰亭序》绝唱登场,便只是俯仰之间的事了。只是不敢想象,在那样严酷的环境里,书家们因此付出多么的勇气与智慧,因袭汉字因势象形的妙理,直至把他们蔑视强权,宠辱不惊的处世态度,珍爱生命的悲悯情怀,人性的真善美恶以及济世理想,毫不掩饰地表现出来。以至于每一字,上下左右之间,一点划之顾盼、谦让,一字之欹则、俯仰,生死之美,得以延续。

干净的石头,洗尽岁月的风尘,一方一方,如花朵般竞相,如一张张岁月的硬盘,被打开,再解读,无限牵挂,惹人怀想。曾经好几次,我跟随攘攘不息的人流,向着它走过去:洛阳龙门,同云冈,敦煌莫高,西安碑林——尽管行程如流水,尽管“观自在菩萨”与佛相庄严的妙谛,与心底里心仪的形象,还隔着好长一段距离,我始终没有放弃我的审视与追问。直至一次偶然的机会吧,我到访在北甘肃, 一个叫庆阳的小县城,与北石窟寺,与覆钟山不期而遇,总算了却些许心愿。

在蒲水与茹水交汇的东岸,一山一寺,呈前寺后山布,安卧在苍黄的天底下。史载,北石窟寺,始开建于北魏宣武帝永平2年,约公元509年,后经西魏、北周扩建,至隋唐、晋宋明清以及当代,不断扩容增修,迄今1510多年。穿过北石窟寺廊柱高拱的殿,前行数十米,覆钟山鳞次比栉的洞窟,便赫然出现眼前。在环山体长约120多米的黄沙崖壁上,镂有窟龛296个,石雕造像2126身;其中,最的一个石窟内,十余尊高十余米,重达数十吨的花岗石人物像,错落有致的安厝在不同的位置上。四周崖壁上,点缀各路神话人物图案,祥云绕绕,紫气盈盈。光是那气势,一下子就把我震慑。一圈下来,于感觉上,要做到这等功夫,即是在今天诚非易事。然而古人们,硬是凭着刀砍斧凿的功夫,一代接着一代把它完成去。

眼中人物镇定,丛容,优雅,一例的方额隆颐,广袖宽襦;再回味,那一张张温润的面容,一双双毕俏的眼睑,总是不经意间,向你流露暗含的不屑和愠怒;还有从某个高处俯视而来的关切与哀矝,似是欲说还休!

一瞥之间,说不上原因,它就把我紧紧抓住,把我拉回某个现场,譬如一幅画的解读——那个神秘的微笑:是妩媚是羞涩是喜悦是愤怒是凝睇是蔑视是期盼,饱含了作者对它所处时代现实的理解与批评态度。于此时,这个微笑,却赫然出现在一尊尊坚硬的石头上,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且是千多年前的石头呵,不是一身二身,是十余身;更胆点讲,是一个时代,开在石头上的时代,风云壮阔走到了我的跟前。

生命是如此美好。在一种情不自禁的氛围中,对艺术和人生,他们因此另有一番非同寻常的领悟;在一种近乎窒息的环境中,他们因此要发出“死生一也”凄美的感叹,为灵魂僻一片可供安顿的地方。哪怕它海枯石烂!

也许,我们热衷推许的现实主义一词,在它们的时代,早已是石头上或那些点划间,一个举手投足的暗示动作罢!

李盛,男,湖南平江人。湖南作协会员,曾在级报、刊及市级报刊发表作品千件,多次入选诗歌、散文选本并;另有小份作品译介国外。著有诗集《劳动者札记》等二。

标签:散文 李盛



IT百科:

佳能相机拍照脸发黄怎么设置 尼康相机的黑白模式怎么样 索尼回放相机怎么样啊


网者头条:

麻将宝典怎么获得钻石 乒乓球是谁赢了的游戏叫什么 什么星座有颜值控男孩子 属牛女4月的财运怎么样